狼狈的“狈”究竟是什么动物,见过的人都说:它实在太狡猾了

狼狈的“狈”究竟是什么动物,见过的人都说:它实在太狡猾了

《说文解字》没有收录“狈”字。《康熙字典》对“狈”的解释是,“兽名。狼属也,生子或欠一足、二足者,相附而行。离则颠。”

古人大都认为狈是狼的近亲,或者就是先天畸形的狼。如果没有狼托着它,它就失去了行动能力,因此很“狼狈”。

现代的观点也认为,狈属于犬科,狼的近亲。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狐狸和狼杂交的品种,有先天缺陷,出生率非常低。总之,狈的智商很高,名声很臭,和狼一起“狼狈为奸”。

配图

有反对者说,或许根本就没有狈这种动物,成语“狼狈为奸”可能源于“蛩蛩駏驉(jù xū)”,即古代传说中的两种动物蛩蛩和距虚,需要彼此配合才能生存。可是,古书记载的蛩蛩和距虚都是食草动物,人畜无害,和狼、狈应该不一码事。

唐代志怪笔记《酉阳杂俎》记载了一个关于狈的故事。文中说,当初临济郡以西有一个狼坟,附近有狼群出没。某日,一个人单独路过那里的时候,遇见一群狼,此人情急之下,赶紧爬到了一个高高的草垛子上,狼上不去。

然后,有两头狼从附近的洞穴里驮了一头老狼出来。老狼到草垛跟前,用嘴扯出了底下的一把草。狼群有样学样,都上去拔草。草垛子上的人眼看就要掉下来的时候,正好有猎人路过,救了他一命。

配图

故事的末尾只是说道,那头老狼可能就是一只狈。这个故事还被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写在一本散文集里。

现代也有不少关于人遇到狼和狈的传闻。凡是见过的狈的人,都说它聪明得要“成精”。这里找两件事说说。

第一个故事来源于多年前的乌鲁木齐晚报。事情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,主角是个搞科研的地质工作者,当时在新疆阿尔金山地区考察。某日傍晚,他准备独自驾车返回营地的时候,车打不着火了。然后他抬头一看,发现一小群狼正在靠近。

一种狼獾

那时候新疆地区的野狼还比较常见。这个地质学者赶紧关好车门,继续试着启动车子。狼群到了跟前,围着车子团团转。这时,又有一只壮硕的大狼驮着一头小狼模样的动物过来了,本来并不太害怕的地质工作者想起了当地传说中的狈,顿时吓得发抖。

万幸的是,那只大狼和小狼刚到跟前,汽车启动了,地质学者赶紧驾车疾驰离去。由于天色昏暗,他自始至终没有看清那只小兽的模样。

第二年事发生在50年代的山西,据称当地人打死了一只狈。

1956年一个冬日的夜晚,山西某地。有一辆卡车在半路出现故障熄火,离最近的村庄约有两公里。车上几人一商量,留下一人,另外几人去村庄找人帮忙。几个人刚走不一会儿,一群路过的狼发现了卡车,围住车不肯走。

上世纪的老解放卡车

驾驶室里的留守者打开大灯,试图吓唬这些不速之客。狼起初被强光吓了一跳,散开了。但留守者反复几次开关灯,狼就不害怕了,继续围着车转。留守者只好不停地鸣喇叭。结果还是一样,散去的狼群听了几次喇叭声,发现没有威胁,又围拢过来。不过它们也奈何不了驾驶室里的留守者。

僵持中间,有两只狼走了,余下的继续蹲守。不一会儿,留守者通过灯光看见方才离去的两头狼回来了,准确说是三头,其中有一只看起来像狼的动物趴在一头狼的背上。它们围着车转了一圈,狼驮着的那只动物呜呜叫了几声。

接下来发生的事,让卡车里的留守者惊恐万分。那些狼听了神秘动物的叫声,马上排起了队,轮番跳起来撞击驾驶室的门。留守者意识到,遇见传说中的狈了。

危急时刻,村庄方向开过来一辆车,留守者的同伴和几个村民开车过来了。狼群见状立刻四散奔逃,那只狈的搭档并不可靠,它被遗弃了。救援车辆赶到现场,大家发现一只狈躺在地上扑腾,前腿短,后腿长。村民当场用铁锹将其打死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被蜜蜂蛰了怎么办小妙招
365体育投注ribo88

被蜜蜂蛰了怎么办小妙招

⌛ 08-17 👁️ 9971
快速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域名邮箱服务
365在线娱乐平台官网

快速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域名邮箱服务

⌛ 08-22 👁️ 4001